關注我們
4008-060-618公司地址: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路103工業園生產基地: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路北段325號
留言
富華智能科技 版權所有 ? CopyRight (2020-2022) 粵ICP備16097240號
回暖:供需共振,重構文旅繁榮新起點
文旅市場活力顯現。以部分省市2019年、2020年“五一”及端午假期接待游客總數及旅游總收入計算恢復率可知,我國文化和旅游市場逐步復蘇,且旅游收入恢復率提升較為明顯。總體而言,旅游經濟呈現穩中向好趨勢。
文旅消費心理穩步恢復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,居民的文旅消費心理正穩步恢復。“五一”假期周邊游需求集中爆發,近六成游客選擇在本市進行消費,本地游和周邊游率先復蘇、中遠程市場回溫態勢明顯。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,我國鐵路運輸及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在2020年2月經歷斷崖式下降后穩步回升,與2019年相比差距逐漸縮小。
文旅消費需求品質化發展。受疫情影響,高品質、低密度、深體驗的旅游市場率先恢復。調研發現,精品化旅游產品受到消費者高度青睞。
趨勢:青年群體崛起,釋放消費新潛力
青年漸成消費新主力。今年上半年,文旅消費群體結構調整特征突出,其中“90后”“00后”作為疫后消費先鋒的角色尤為鮮明。隨著暑期到來,上半年積壓的旅游需求將陸續釋放。其中,學生群體成為避暑旅游的消費主力,今年暑期機票預訂中,30歲以下占比近五成,成為占比最高的年齡群體。
“微度假”開啟消費新方向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,旅游消費“量入為出”的特點更加凸顯,消費者逐漸傾向于追求“小而精”“小而美”的旅游消費。在出游方式上,近車程、短距離、高頻次的“微度假”成為眾多游客首選。此外,靈活可變的城市周邊精品化旅游產品持續受到追捧。隨著農村居民旅游消費力提升,農村居民文旅消費對于擴大內需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。城鄉游客的流動將加快城鄉融合消費網絡的形成,文旅消費從單向流動轉變為雙向互動,進一步催生城市內部的文創游、體育游等高品質旅游產品。
“深體驗”創造消費新價值。伴隨消費觀念轉變,越來越多家長更注重孩子的旅游體驗,研學游、文化游、鄉村體驗游、樂園游等主題旅游受到市場青睞。同時,游客的腳步越來越多地從購物場所走向文博場館,日益追求文化和旅游消費的個性化、特色化、品質化;交互式、沉浸式的旅游產品因為能夠創造獨特體驗而受到熱捧。尤其是越來越多博物館、圖書館、美術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推出夜間旅游、文創活動等時尚化、親民化文旅方式,也將開拓出更大的高品質消費空間。在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趨勢下,觀光度假、文化體驗等相結合的旅游產品迅速增多并成為重要趨勢。
“云旅游”打造消費新空間。借助科技手段,“云旅游”讓遠在天邊、藏于幽深的美景、文物等為更多人共享。例如,各地黨政及文旅干部化身網絡直播主播,借助互聯網平臺,把當地特色旅游產品送入百姓家中,對短視頻、直播平臺的喜愛有望加快“云旅游”發展,并催生“旅游+土特產”“目的地特產+目的地文化”等消費市場。
展望:文旅質量提升,增加美好生活新體驗
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,消費的“壓艙石”作用日益凸顯。文化和旅游業在經歷“五一”假期的短暫繁榮、端午假期的理性調整后,將進入打磨產品、積累優質內容的重要窗口期,應抓住契機、創新求變,以高質量的文旅供給激發更強烈、更可持續的消費需求。
確保充足、優質的文旅供給。
一是提供精細化的產品供給。針對性開發定制化、精細化旅游產品,更好適應出游結構變化。二是提升融合化的產品供給。通過“旅游+”,形成多產業融合發展結構,促進生態、研學、康養等新興旅游產品開發,以滿足消費群體廣泛化、消費需求多樣化的市場特點。
三是加大創新性的產品供給。應用多種科技推動科學技術與文化旅游融合,如聲光電技術助力體驗式文化演藝、數字化建模技術助力沉浸式互動體驗等,為游客提供更為新穎、獨特、優質的旅游體驗。
塑造共享、智慧的旅游場景。在全域旅游發展背景下,傳統景區的“邊界”趨于模糊,無邊界旅游成為趨勢。
一是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生活場景。構建城市公園體系綠色空間,休閑街區游憩空間以及文化館、圖書館、博物館、鄉鎮綜合文化站“三館一站”文化空間,通過公共服務與文化旅游功能的疊加實現價值裂變。
二是加快“快進慢游”交通網絡建設,讓旅游公路本身成為旅游目的地,實現“來而能游、游而能樂、樂而能返”。
三是加快智慧旅游建設,綜合運用5G、人工智能技術等,構建旅游智慧應急信息共享體系,實現旅游安全管理防范前置;推動景區智能化建設,實現“閃入園”“云排隊”,為無接觸式旅游提供可能。
倡導文明、和諧的旅游方式。
一是發揮規劃引領作用,充分考慮當地自然資源特色,為其他旅游參與者營造特色、綠色、共生的旅游環境;
二是完善生態旅游開發、建設、保障、檢測等方面的政策法規,統籌推進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,強化生態旅游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培訓,出臺有關自然保護區設施設備、環境評價、容量控制等相關規定;
三是推廣綠色旅游消費,倡導游客通過旅游親近自然、學習自然、保護自然,在美好山水間留下文明友善的身影。